简单说是超音速的流体(火箭尾焰),在流体内外有较大压差的条件下(火焰内部与外部空气压力差),出现的驻波现象。 不是像麻花一样卷曲的,而是一环一环的,故名马赫环。
火箭尾焰,源自燃料与氧化剂在火箭发动机中的激情碰撞,共同演绎了一场绚丽的化学反应。 今天的每日一图来讲讲, 不同颜色的火箭尾焰有啥区别?
2009年12月10日 · 计算结果表明, 巡航导弹尾焰核心区的辐射亮度特征明显; 尾焰辐射 3 5 la m 波段可作为探测尾焰的主要波段;辐射亮度在与尾焰垂直方向最强。 本文的结果可为探测巡航导弹及空间相机的 谱带选择提供依据。
针对当前对临近空间导弹预警载荷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 种覆盖日盲紫外(250~280 nm)、中波红外(3 000~5 000 nm)双波段预警系统。 系统采用双波段实现对导弹等军事目标的探测和
本文首先对导弹尾焰的两种主要的紫外辐射源——热粒子辐射和化学荧光进行了研究。 导弹推进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氧化铝粒子,从而引起很强的紫外辐射。
传感器探测弹道导弹发射时的导弹尾焰的红外辐射, 实时对目标的发射预警[1]。弹道导弹发射阶段尾焰 受大气吸收及发动机燃烧状态影响,不同高度目标 尾焰特征谱曲线有一定差别,建立不同高度目标尾 焰训练样本复杂性很大,工程化实现很难。提出一
无论大型的航天液体火箭,还是一些现代的战术导弹,甚至现代化的第三代以后的战斗机,在开加力以后,他们喷出的火舌,也就是尾焰,外观大多都是一节一节的。
本文首先对导弹尾焰的两种主要的紫外辐射源——热粒子辐射和化学荧光进行了研究。 导弹推进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氧化铝粒子,从而引起很强的紫外辐射。
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燃烧产物逸出喷口后(即尾焰)会与电离层中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对背景电离层产生扰动。 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尾焰中包含多种高温高密度的中性气体成分(如H2O),它们会致使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等多种参量的剧烈衰减,甚至产生人为空洞。
摘 要院 分析导弹尾焰可知,影响其光谱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动机、燃料等,故根据尾焰光谱可 以达到导弹型号识别的目的。 为保证识别效率,用特征光谱代表尾焰特征,可大大缩减数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