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身穿袍服,头戴造型各异、雕刻精美的傩面具,一手执戈、一手举盾,踩着“咚、咚”鼓点,迈着憨厚而独特的“锵、锵”舞步,这便是著名的西固军傩舞。 兰州市2025年春节文化庙会期间,西固军傩舞的表演,让市民和游客深切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西固军傩舞源于狩猎“巫舞”的演化,主要内容涉及狩猎、征战、祭祀、除魔、降妖、高歌胜利、荣归等,并在当代人民的编排下以节目的形式展示于众。西固军傩舞的渊源与西汉重臣 ...
2月3日,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举行的“九华立春祭”活动上,当地立春鼓社用鼓点“敲醒”了春天。这支鼓社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鼓点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早在2011年,“九华立春祭”就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柯城区立春鼓社的出现,让当地非遗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张斌 刘子琳) ...
中新网 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2月2日 (正月初五)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东四地的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初五和初六,为观众献上了多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民俗展演。
除夕夜,新加坡海岸边鼓点激荡。舞台中央,云南歌手王彦凯身穿黑红相间的彝族服装,挥臂踏步。在云南方言里,“甩”不是手部动作,而是“吃”的一种豪爽表达。一首《甩米线》,把过桥米线“甩”到了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