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节日,春节一过,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春天的来临,也就是新的一轮农业生产的开始。农业生产基本上是大人的事,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当然还有许多的热闹和神秘。
春节,不仅是时光前行的刻度,四季更迭的标志,更是送冬迎春、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祈愿美好未来的庄重仪式。从腊八的温馨启程,经小年的预热铺垫,到除夕的团圆热烈,直至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一系列习俗犹如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它们既表达了天人和谐、万物共生的美好愿景,又涵养了友善尊重、温馨和睦的社会风气,更激发了人们昂扬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推向了全球视野,使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且热闹的团圆节日,其申遗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更是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一次重要贡献和深刻体现。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新年的韵味悄然绽放在街头巷尾,红灯笼高高挂起,福字带着美好的祈愿装点着每一处。亲人们围坐在一起,火锅翻滚,各色菜肴琳琅满目。与亲朋好友举杯同饮,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亲情与友情在年的味道里愈发醇厚,幸福也在心底满溢。
明天正月初四,传说女娲创造万物生灵时,先造六畜后造人,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正月初四是羊日 。初四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腊月二十三辞灶送神,诸神升天向玉帝拜年,汇报人间善恶,正月初四再度下凡,人们谨慎迎接,初四被称为 “接神日” ...
寒冬岁晚灯火暖,处处归心共团圆。每当春节临近,祖国各地总是以不同的仪式感恭贺新年,喜迎新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中国人世代守护的情感连接。如今,随着时代变迁,细心的网友注意到,当下的春节似乎已经与记忆的春节大不相同,庆典活动、新春风物逐渐呈现出新样态。
王府建筑和御窑瓷器本属皇室御用,如今游客们可轻松游玩、观赏甚至触碰。展厅中,观众可触摸一片来自明代正统年间未烧制成的青花龙纹大缸的残片,这一瓷片距今已有约580年的历史,令许多人感叹“仿佛触摸到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