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下周平王为什么要东迁。表面上周平王东迁,是因为当时的都城镐被犬戎镐京被彻底焚毁,破坏到不能在继续做为都城,不得以迁都。但是实际上是西周经过多年的腐败政治,由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三大制度维系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周王朝早已是千疮百孔、支离 ...
春秋古籍《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载:“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古人认为这句的意思是:“周文王得到殷纣王赐予的斧钺,开始代天子征伐叛乱,消灭了崇侯虎的崇国,然后在其地建了丰邑”。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经济观察网 文博时空/文 翟德芳/文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商代的王陵一定会有很多的珍宝。其实,在殷墟发掘中,殷代的王陵是早期发掘的工作重点, 1934 年秋到 1935 年秋梁思永先生主持的殷墟第十次至第十二次发掘,就发掘了 10 座带墓道的殷商大墓、 ...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哪?新春之际,小新回到家乡陕西宝鸡,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探究竟。该院“镇院之宝”——“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器,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尊内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意为“国家的都城要建立在国家的中央”,是“中国”一词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记载。春节期间,该博物院《青铜铸文明》基本陈列展改造提升后正式对外展出。在“何尊”展厅, ...
按照文献的记载,东汉锥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旧址上修建的。198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汉魏雒阳城城垣作了多处试掘,为了解该城的早期沿革提供了重要线索。据发掘者称,发掘工作首次找到了西周城址,并弄清了东周成周城的形成及规模。秦代在东周城的基础上扩修,形成 ...
最近在网上刷到篇按照朝代参观国内博物馆的帖子,热度颇高,但细看之下问题不少。比如推荐去上海博物馆了解近代史,可熟知上博的人都清楚,其主打的是中国古代艺术,常设展与近代史关联甚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地域辽阔,若真想按朝代逐一参观,涉及的博物馆数量惊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春秋时期的社会格局随着周王衰落、诸侯争霸发生改变,晋国自身也随之变化。春秋时期的经济变化影响着晋国,从而对晋国的邦交产生间接影响。除此之外,经济因素在诸侯国间的邦交中还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经济贿赂、通过采邑分配调整公室与卿大夫的经济系统等。
中新网宝鸡1月31日电 (张斌)今年春节假期,在我的家乡陕西宝鸡,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何尊”成了人们争相“打卡”参观的对象——“何尊”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记载。
《制造“地方政府”——战国至汉初郡制新考》,游逸飞著,台大出版中心2021年11月出版,396页如果提起中国古代最早的地方政府,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就是郡县。县制起源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参孙闻博:《中国古代县制起源新论》,《历史研究》2024年第1期),时至今日仍是重要的地方政府。郡制则起源于春秋时期,据《国语 ...
通过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战争场面、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神秘的法术,这些元素都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同时,电影也让我们对西周时期的历史、文化、风俗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然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利益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
西周初年已出现一年一度庆祝丰收活动 ... 自皇帝以下至群臣、禁卫、吏卒,往来皆簪花。”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东京梦华录》载,“正月十四,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皇帝赐花,臣子簪花,百姓也紧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