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晚期的白莲教起义可以说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但是经世派士大夫们在审视农民起义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满足农民的诉求,而是指责民间宗教蛊惑人心。亲历过白莲教起义的经世派士大夫张海珊认为民间宗教是蛊惑人心,扰乱国家政刑的罪魁祸首,嘉道年间的潘德舆 ...
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布莱恩·费根在其《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中,详述了1300年至1850年欧洲的寒冷波动和政治大事件,同时也对平民的饥馁和死亡给予了悲悯的描述,比如爱尔兰大饥荒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冻死的士兵。
清代两江总督沈葆桢指出运河与民生用水、农业灌溉有极大的冲突:“议者谓运河贯通南北,漕艘藉资转达,兼以保卫民田,意谓运道存则水利亦存,运道废则水利亦废。臣以为舍运道而言水利易,兼运道而筹水利难。民田于运道势不两立。兼旬不雨,民欲启涵洞以溉田,官必闭涵洞以养船。迨运河水溢,官又开闸坝以保堤,堤下民田立成巨浸,农事益不可问。” ...
孔子曾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可见夏代就是把孝敬鬼神放在极端重要位置的。对在世父母的孝要让位于对先祖鬼神的孝,这是注重鬼神的时代通行的道理。由此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