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一直被视为全球性顽疾。如今,越来越多用于塑料回收的先进技术正逐步投入使用,它们将使各种废弃塑料高效转化为再生塑料。未来,我们或许不再需要靠原油生产塑料,而是将现有塑料资源无限循环地利用下去。
热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2016年和2024年的人体肾脏、肝脏和脑组织样本中存在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其中大脑中的比例更高。
喜欢绿萝的人可以说是太多了,前几天花友王大妈给小编发来她养的绿萝,真的是长得太好了,而且还是一棵绿萝树,长特茂盛而且叶片巨大,小编就问大妈,支撑绿萝树的柱子是买的塑料管吗?大妈说,不是,就是几个塑料瓶子摞起来的。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热固性塑料的可回收替代品,热固性塑料是一类耐用材料,常用于汽车轮胎、替换髋关节和保龄球。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具有交联聚合物结构,可确保优异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大约两年半前的某一天,环保组织“海洋清理”在北太平洋上对03号海洋塑料清理装置——一张由两艘船拖着的、长达2.2千米的网,进行了试运行。在这次特别行动中,它一次性成功清除了18吨垃圾,创下人类清理海洋垃圾的纪录。03号海洋塑料清理装置鸟瞰图(图源:“ ...
“海洋清理”组织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尽量减少这种误捕,如通过降低垃圾收集船只移动速度,并在垃圾捕捞网上设置多个开口,为海洋动物提供大量躲避捕捉或逃跑的机会。此外,该组织还设计了干扰性灯光和声音,防止动物靠近。据埃格介绍,装置更新后,只有0.3%的捕捞物是海洋生物,但这一比例是按重量来计算的。
为了保障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的目标,并指定了相关负责部门进行完成,有效推动了我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金融界2025年2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壹佳壹(苏州)精密模塑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汽车内饰塑料件的检测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420150 U,申请日期为 2024年4月。
塑料制品可以说无处不在,人类健康正受到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威胁。有研究表明,人体的血液和多种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纳米塑料也可以突破血脑屏障,导致神经毒性作用。但微塑料是如何引发大脑功能异常的呢?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Beidou ...
由于不断积累的塑料废物继续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水下生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专家和决策者一直在寻求通过创新型上游解决方案来减少塑料废物,他们目前正受益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 核技术用于控制塑料污染 ”倡议提供的支持。
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地球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这些污染物。然而,许多人觉得这与自己的生活无关。身处城市,我们看不到被填埋的千万吨塑料垃圾,也看不到流入海洋的数百万吨塑料,但实际上,这些塑料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