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书法家张旭光先生在新一届“草书四人展”的讲话中,提出“草书的任务不再承担识读的功能,它只对美负责,只对情感负责。”这一观点迅速引起了热议,很多人在惊讶之余不免提出反问,如果汉字不再被识读,那又何以称之为字。
黄庭坚,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其草书作品以独特的笔法与气韵深受推崇。近日,他的草书《杜甫诗三首》再次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在这幅作品中,黄庭坚不仅展现了书法技艺的精湛,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他通过苍劲有力的笔触,将杜甫的诗意和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浓厚的艺术魅力。
当地时间2月8日,印度尼西亚万丹省唐格朗市,2025年中印尼当代书画名家交流展开幕,作品涵盖山水、花鸟、写意、工笔、草书、楷书等多种形式。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摄 ...
释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题识 :毛主席 ...
有评论家提到,柳清芬女士的草书把古典书法的传统韵味和现代审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在传统笔墨里注入新的时代感。她的作品布局 ...